我认为设备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是显著的。原来印刷企业为了实现印刷设备自动装卸、自动清洗需要外挂一些辅助设备,这些设备的运转不见得稳定,因为涉及兼容性问题。但本次各大厂商推出新设备,自动化操作系统已经成为“标配”。
在数字化方面,我关注到许多印刷设备已经内置了嵌入式在线检测系统,这些内置的在线检测系统相较于后期加装系统,能够提供更高的质量控制的精度,还能够将数据直接录入质量管理系统。以前,我们在检验大批量药盒产品时,采用最终的线下检测的方式,需要多投入一套离线设备,用工人数要增加,而且无法自动精确出具每批次的质量报告。现在,通过内置的检测系统,完全可以细化到每一张印品的检测,大幅提升了检验颗粒度和质量管理水平。我还关注到,部分头部厂商打造了自己的MES系统,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,并实现了质量追溯系统的数字化,以此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。
我们说2018年是中国印刷业的智能化元年,但当时大部分同仁都对“智能化”感到迷茫,到了2024年,可以自信地讲,我们的设备厂商的数字化能力都有了极大的进步,印刷业的数字化进程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。
传统印刷设备适合大批量订单,但面对越来越多的小批量订单,设备的柔性化生产显得尤为重要,因此,我还特别关注了柔性印刷和小批量短单设备。我发现,许多设备开始针对企业的中短单需求进行优化设计,某头部品牌的模切机、糊盒机设计趋向紧凑,并增加了记忆功能和自动调校能力,可以快速响应包装短单需求,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。
近两年,我们正计划以智能化标准建设一个新工厂,到时将采购一些新设备,结合最新技术,着力解决柔性化生产问题,与现有生产设备结合,形成长短结合的生产能力,以高效应对小批量、短交期的包装订单需求。